浙江低空经济发展调研(下):谨防“三个一”现象发生
2024-08-13 中国民航报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很多省市出台政策、举措大力培育这一新质生产力。据有关机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同样,浙江省目前也在全力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浙江省发改委聚焦低空设施、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三大领域,2027年前计划总投资787亿元建设19个无人机起降场、测试场,建设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38个项目,开发“低空+应急”“低空+物流”等10个项目,努力将浙江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我总担忧,如果一些企业不顾实际盲目投资,又缺乏产业支撑,浙江低空经济发展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一地鸡毛的现象”。在嘉兴机场投资175亿元建设航空物流“东方天地港”项目的圆通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家明说,这个项目投资基于圆通航空内在发展需求和看好跨境电商速递化趋势,是浙江省重点工程,预计2030年将完成货邮吞吐量110万吨,将嘉兴机场打造成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和跨境电商首选“出海口”。

持同样或相似观点的人在浙江还有不少。“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最大的特点是市场需求牵引不足,供给侧不匹配、不均衡”。杭州迅蚁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章磊坦言,低空经济发展要耐得住寂寞,目前存在政府提供的应用场景不多、空中自动驾驶系统没有安全标准、低空飞行目视航图还不完善等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但核心还是市场需求牵引不足。如果企业不顾实际盲目投资、大干快上,很有可能出现“三个一”现象。


图片

杭州迅蚁运营的温州首条无人机运输血液航线开通。(记者徐业刚/摄)


章磊说,浙江低空经济发展不是简单建个产业园、买几架飞机,关键是要有市场应用场景,飞机要飞起来。现在有些地方低空经济发展好像“去火车站买飞机票”,找不到市场需求点在哪儿,好比盲人摸象。市场应用场景既要靠政府有效供给,也要靠企业主动创新,比如迅蚁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无人机送外卖业务就是政企“双向奔赴”创造的市场应用场景。

如何谨防“三个一”现象发生?浙江横店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精兵表示,要锚定市场需求。他说,横店的低空经济发展如同横店影视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每年到横店旅游的人有2000多万人次,我们就是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建立了“低空+影视+旅游”这个低空经济新模式,走低空经济大众化消费路子,让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空中观光、空中跳伞、低空旅游等低空经济业态。有了旺盛的市场需求牵引,横店低空经济的春天真的来了。


,时长01:39

(策划:王丽杰、郑雪、张之涵;拍摄:郑雪、东阳横店机场;剪辑:张之涵)


“要避免‘三个一’现象发生,需要政府科学引导,加强监管,建好‘安全底座’”。民航浙江监管局局长秦刚认为,企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要科学引导有实力、有技术、有应用场景的企业进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要规划建设好有人机、无人机起降场,要布设好低空基础网、低空航线网和低空飞服网,同时加强安全监管,让航空器飞得有序、飞得安全。他建议,浙江城市无人机应用场景应“由货到客,由轻到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久久为功,浙江低空经济就会行稳致远。

在调研时,大家普遍认为要防止“三个一”现象发生,安全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7月5日,浙江省低空“护飞组”正式运行,通过构建低空飞行“安全底座”,空中飞行有了安全依托。

目前,浙江公安已将无人机专业纳入人才培育体系,形成了以巡特警为主力的“12345”无人机力量体系与“5+ N”低空防御反制技战法。作为低空安全监管牵头部门,浙江公安立足自身职责与任务,积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整合专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魏明说,要加强低空飞行“安全底座”的顶层设计,将数据融合和互联互通作为部门协同的重要一环,依托低空安全管控关键技术研发、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低空安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常态管控,高水平护航浙江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中国民航报 记者徐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