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让低空经济“飞跃”千行百业
2024-08-21 南京日报

在南京,随着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普及,低空经济正在走进大众视野,为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应用场景不断赋能。

今天,记者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国博”)了解到,2024中国(长三角)低空经济应用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1日至3日在该馆内举行。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借展会瞭望南京低空经济徐徐展开的蓬勃图景。

面,见起来——

产业上下游“相亲”,全球采购商“扫货”

对于低空经济,“用起来”已不是新鲜事,“用得好”才是真本事。推动低空经济“用”在“刀刃”上,要靠技术强基固本,也要靠产业强链补链。

此次,以展为媒,海内外客商会聚南京同台交流,寻求商机、共谋发展。这场展会,不是南京的“地方戏”、长三角的“独角戏”,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大合唱”。

据了解,2024中国(长三角)低空经济博览会预计吸引超过300家低空产业链专业展商参展,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组织。这些参展商将带来最新的低空飞行器、配套技术与设备、应用解决方案等。

展会上,专业观众和普通市民能“大饱眼福”,采购商也可以通过论坛、演讲、互动等环节加深对企业竞争力的了解“满载而归”。

2024中国(长三角)低空经济博览会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投资者及行业专家,他们将共同参与现场贸易交流,探讨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合作机遇。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专题论坛、研讨会及商务对接活动,围绕低空经济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市场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参会者提供丰富的行业信息与前瞻性的思考。

“博览会不仅是展示低空经济领域最新成果、技术创新、市场趋势及应用案例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绝佳机会。”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这样表达自己的期待,“我们希望通过博览会,集聚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精英与智慧,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低空经济产业的不断完善与升级贡献力量。”

路,通起来——

政策低空中“修路”,产业“新基建”赋能

未来的天空什么样?

透过此次展会的“官宣阵容”,我们可以预见:无人机在不同高度纵横穿梭,快递配送时间从“天”变成“小时”,抢险救援、监测巡查等公共服务更加快捷……

然而,实现这样的畅想,要“造车”,更要“修路”。在5月召开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围绕长江大保护、医疗物资运输、科技文旅、低空快递等场景,南京划设了低空巡检、低空快递、低空医疗物资运输、低空观光、低空巴士发布了五大类40条航线会后,又新划设2处空域、2条航线。

纵横交错的“黄金航线”,让相关企业“天高任鸟飞”。

“路”多了,也意味着开发开放更多低空空域,这又需要更“给力”的空域管理。

2020年10月南京市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后,浦口高新区建立“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综合管控体系,为全市范围内的低空经济企业提供空域申请、航线和飞行计划报批、运营管理服务等。

今年8月,包含无人机品牌型号信息和区域使用信息的数据集“大翼航空低空智联网数据集”成功在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中心完成审核流程,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借助这个数据集,无人有人、载物载人、大小一机,都将在系统中清晰可见,解决‘看不见、管不住’的空域监管难题。”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顶层设计的“天路”也在“添砖加瓦”,让企业放开手脚“攀云梯”。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先机”。3月,我市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明确提出“使低空经济成为南京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5月,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并同步推出《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及《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8月,出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链,串起来——

企业供需对接“架桥”,产业发展腾飞“插翅”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与拓展,要“用得好”,还要产业链“串起来”

南京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9日,南京现存1094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而以场景为牵引,南京编制完成了涵盖公共服务、生产作业、低空运输、航空消费四大类别的25分项80子项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

场景“虚席以待”,展会“牵线搭桥”。犹如一块块磁铁,展会引领产业发展潮流,吸附各种资源要素,让产业应用从“场景”变为“现实”。

“无论你是想找技术,还是找市场,都得去展会上转一转。”马超是南京一家从事低空系统研发的企业负责人。他已经将这场展会列入企业市场部调研的“出行计划”中。8年前,就是在美国展会上,他看到了全球首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来自中国的“亿航184”在他看来,展会是企业推广产品、拓展市场和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平台。马超说,希望能通过参加这次展会,了解目标客户的新需求,也希望能找到新合作伙伴。

除了观众,同样“摩拳擦掌”的还有招商人。

“低空经济的专业展会为客商提供了一个寻找新机遇的新平台,为产业提供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时机,同时,也为南京链接全球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展会平台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通道。”南京一家园区负责人说,“可以借此机会,邀请企业到‘家里’看一看,见面聊一聊,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落地南京。”